k8凯发天生赢家

农机化水平“十连增” 技术立异将成生长要害

2014-05-15

  2004年 ,我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为34.3%……2013年 ,这一数字激增近60%。

  2004年 ,我国农机工业年产值为779.78亿元……2013年 ,这一数字上升到3571.58亿元。

  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增进法》宣布实施以来 ,10年间 ,我国农业机械化以每年20%的速率飞速增长。可以说 ,我国农业机械化生长水平已进入崭新领域。面对一个拥有千年古板农耕历史的国家来说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趋势和花样已经形成。

  就此 ,记者专访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 ,就我国农机生长花样、未来走向进行相关探讨。

  10年结果喜人

  2013年 ,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71.58亿元 ,同比增长16.31% ,高于全国机械行业13.84%的增速。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认为 ,高增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 ,目前我国农村泛起出“空心化”现象 ,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以妇女、儿童和年老者为主。在此条件下 ,从事农业劳作急需机械产品的资助 ,由此拉动农村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上。从2003年起 ,我国正式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2013年补贴资金抵达了217亿元 ,预计今年补贴资金将会继续增长。“政策的强力推动是10年来农机化快速生长的重要原因。”陈志说。

  销售额方面 ,我国农机销售额占据了全球农机销售额的40%。而早在2011年 ,我国就已成为了全球农机制造大国。销量的背后质量也有所提升。陈志体现 ,近几年来我国农机企业立足自身 ,强推质量 ,已有效地改变了我国农机制造“假大粗”的局面 ,“可是仍应看到 ,我们与兴旺国家的差别依旧很大。因此 ,要求海内农机制造企业狠抓产品质量 ,努力提高自身工艺水平。”陈志说。

  立异:行业生长的氧气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绝提高的同时 ,本土农机制造企业的生长也引人关注。

  2013年农机制造业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98.72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而同期机械工业增幅为1.88%。出口方面 ,农机工业出口总额抵达76.86亿美元 ,增幅5.41% ,“本土制造”生长势头迅猛。

  “以农机典范产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为例。这两类产品 ,本土制造占据了主导职位 ,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好比我国的拖拉机出口 ,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定比例。”陈志在谈到我国农机制造企业优势时说。

  他认为 ,中国一拖、福田雷沃重工、常州春风等海内大型拖拉机制造厂商在整个产颐魅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优势的来源并不可是产品装配速度、产品生产效率等方面 ,“关于企业和整个行业来说 ,企业的焦点技术开发、焦点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才是最终要害。”陈志指出。

  而纵观目前我国农机产品市场 ,我国生产的一般类农机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收割机。而在大型高端农机方面 ,外洋着名品牌仍旧掌握优势 ,优势的重点仍在技术立异。“以拖拉机为例 ,拖拉机生产企业要具备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的强大生产能力 ,这种焦点技术必须要掌握 ,才华在市场立足脚跟。”陈志说。

  本土的农机制造企业要“争气”。而“争气”的点 ,第一个就是技术的立异。众所周知 ,立异决定了一个民族未来的生长 ,关于农机企业、行业来说 ,技术的立异能够使企颐魅占据制高点 ,引领行业的生长 ,同时通过技术的立异 ,能够带来较为明显的收益。第二个点则是解决技术来源问题 ,“我国整个工业系统均有技术来源的问题 ,农机行业也不可制止。革新开放以后 ,我国各行各业的技术 ,大部分都来自于外洋 ,主要有外洋技术引进、与外洋进行技术相助等。”陈志说。

  而技术引进在以往较为容易 ,不过随着我国农机技术的快速生长 ,继续通过购置的形式引进技术较为困难。因此 ,目前如何进行技术立异、如何解决技术来源成为了行业内重点探讨的点。

  未来生长:政策与立异一个都不可少

  “相较于外洋品牌 ,我国农机制造企业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优势。”陈志说。优势主要来自于性价比和实用性。可是 ,性价比和实用性并不可永远支撑行业生长 ,从目前来看 ,我国农业机械化生长水平以及农机制造水平与兴旺国家农机水平相比 ,差别较为明显。“我们(本土与外洋品牌)之间的差别不是单个点的差别 ,而是整体上的差别。”陈志在评价我国农机生长水平时说。

  因此 ,如何增进行业健康生长、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效率 ,成为了业内的重点。在陈志看来 ,农机制造企业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立异能力 ,将立异能力的培育 ,作为企业焦点竞争力中最要害的要素来看待。

  其次 ,他建议国家应该大力支持民族工业 ,使农机工业自主化生长。“支持并不简单体现在购机补贴一个方面 ,更应该体现在支持农机企业的技术立异上。”陈志说。如此两方面作用 ,才华够从基础上推动我国农机工业的生长。

  另外在我国农机制造领域 ,规模企业抵达了2000余家 ,其中大部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疏散的结构倒运于行业的全面生长。因此 ,优化行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也是目前亟须落实的重要方面。

  “农机行业的转型升级很是迫切。”陈志说。从行业生长情况看 ,农机制造业中的小型企业缺少技术立异 ,为求生存只能进行同质化竞争 ,从而造成产能过剩、产品质量难保、恶性竞争的局面。

  他建议 ,国家层面的技术革新应倾斜于行内的大型企业 ,集中资金向其投放 ,连续的支持使企业尽快形成龙头职位 ,进而形成立异能力 ,为行业效劳。

  可喜的是 ,目前行业中的一些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已经着力从自身情况出发 ,实验从差别层面进行转型升级。

  另外作为行业协会 ,近几年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一直推行行业信用体系的建设 ,重点关注焦点零部件(基础零部件)的质量提升和品质包管。协会于2011年建立了农机零部件行业分会 ,目的就是为了监督、监管农机产品的焦点零部件的质量 ,引导零部件生产企业造精品 ,推出龙头企业、评选优质产品 ,引导零部件生产企业向高品质偏向生长。“我们还着重推出数字化制造 ,将类似激光切割、焊接机械人等设备运用至农机产品的制造中 ,以高科技制造高科技。”陈志说。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怎么端?如何端?就是需要农业机械化的不绝生长 ,利用机械作业提高生产率 ,能够使农业生产获得包管 ,进而包管国家粮食宁静。“用机械替代人力、畜力的趋势不可逆 ,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标记 ,因此要越发注重农业机械化的生长。”陈志说。

网站地图